思迈国际化课程中的UKidSchool线上课程,包含英语语言、历史、地理、科学、数学、绘画艺术、表演艺术、PSHE八大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用性的英语语言学习,让孩子们轻松感受到全学科英语学习的魅力。那全科英语学习对孩子有多重要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英语语言不是指语言知识——单词、语法、句型等语言点;不是指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也不只是某一门专门学科——科学或者地理。
英语语言首先是一门通往各个学科的工具,正如孩子用汉语去学习新的东西,学习不同的学科,认知自己和外在的世界。
孩子同样也有能力用英语去达到如上的目标,而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资源优劣成正比。也就是说,资源不同,学习的效率、效果、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各有不同,而UKidSchool线上课程正是为孩子建立了类似于汉语世界的完整认知环境。
在汉语环境中,孩子达到可以阅读的年龄时,我们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接触文学读本。在孩子上小学后,各门功课都是以汉语为主要媒介来学习,而学习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语言促进认知发展,而认知又推动语言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们发现,孩子上了学以后,认知能力突飞猛进,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就是多学科教育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同样的道理,在英语学习中一样适用。如果用英语去学习全科,各个学科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带动思维和语言的巨大提升。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个10岁的孩子在英国留学仅1年后,语言上就基本不落后于当地同龄的孩子了,因为有广度和深度的学科学习会大大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孩子出国后语言能力巨幅提升,我们总会归因于语言环境,其实,我们往往对“语言环境”的定义不够准确,不是你在这个英语环境中,英语环境就对你的英语学习产生巨大作用。一个低频的、低质量的或者杂乱缺乏系统语料的语言环境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升是非常有限的,而真正有效的环境就是系统地全语境全科系统学习。学习每个学科都是在学习本学科的语言,而这些语言打通后,就织成了一张大网,语言体系和思维方式都得到了系统进阶。
单一的靠学语言知识(单词,语法,句型),单一的训练听说读写技能就如同从小鱼缸里捞鱼,鱼缸大小是有限的,鱼也是有数的。相比而言,全科学习就如在湖海中撒网,哪怕最小的收获也远远大于那种画重点似的定量学习。
因此,语言学习必须基于内容。学习内容的同时,提升语言,这是一举双得的学习,更是语言的自然习得规律,这对于十二岁前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最高效有益的学习方式。
孩子年龄越小,就越不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他们首先链接的是内容,看内容本身是否有趣好玩。而不是像成年人用解剖学的方式来学习,尤其是受过传统应试英语教育的人,看一篇文章就是阅读理解,读的过程聚焦在扫荡知识点和回答阅读理解的问题,根本忽略了文章的情节、情感、观点和思想价值等属于内容的东西。
即便是相同内容,开发的如何都对学习效果影响非常大。举例来说,这些年国内的英文绘本教学开始流行起来,一些高知家庭也以绘本为英语教学解决方案。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阅读就是孩子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方式,看似应该能够取得好的效果,甚至,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和UKidSchool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其实,这种市面上的绘本教学和UKidSchool的教学从根本上不是一个概念。差别在哪?
先仅仅从内容角度来阐述一下,UKidSchool是用学科思想来学习文学作品。比如说,我们为Reception级别4—5岁的孩子讲Spot Dog,不仅是讲Spot Dog的故事,也不只是引导学生来阅读故事。我们会在英语课中引出故事主人公Spot Dog,告诉孩子有一本书叫做《Spot the dog》,接下来开始上课。
拿历史课来举例好了,针对4—5岁的孩子,怎么上历史课呢?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历史课的意义是为他们建立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因为在这个年龄对时间的感觉还不清晰。于是,我们告诉孩子dog在小的时候叫做puppy, cat小的时候叫做kitten, 用动物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变化,知道过去和现在,这其实就是最基本的历史认知。
历史课结束后是表演艺术课,设计课程时我们就考虑要教给孩子一个和Spot Dog相关的舞蹈,借此机会发展孩子的艺术表现力,那么我们是如何做的呢?首先在课上铺设好故事的前情提要——小狗Spot爱干净,在泥地中玩耍弄得浑身泥泞,得好好洗个澡。接下来就可以引出老师自己创意的splish splash洗澡舞了,分步骤教孩子跳,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接下来,到了艺术课,老师和孩子一起画Spot the dog, 培养孩子对色彩的感觉,培养孩子和Spot Dog之间的感情;在数学课上,Spot the dog带着孩子去超市,在英国购物,认识英镑;在地理课讲Spot去度假,建立孩子最基本的地理认知,而不是给4—5岁的孩子去讲国家、气候和地形,这些都是他们目前不能理解的概念。
西方教育的精髓正在于此,他们先会用各种办法为孩子建立抽象概念的感性认知,以及为孩子先建立基础理解力,这就是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两个概念的区别。
当孩子了解了度假,就是乘坐飞机去远方,他就有了最直观的对世界的基础概念。而随着孩子长大,在更高级别的UKidSchool课程中,地理的概念就会从城市地标升级到国家、世界;从天气变化、气候变化到地球上的自然生态;从了解地理知识和常识到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例如,在Year9的Topic4中,地理课就是围绕主人公Matilda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讲了Matilda对她周围世界的关心,讲了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发展旅游业,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兼顾自然保护,如何去参与世界的发展,做一个积极的地球建设者。
从如上的例子中我们能看到UKidSchool课程不是局限于某本书,或者某单一领域知识构架的课程。而是以一本书为载体,把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做到了深度挖掘,并和不同年龄,不同认知能力的孩子在不同的点上去建立链接。
因此,从内容的角度上看,UKidSchool的课程内容是靠全科思想构架的,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这样的课程后,能够得到综合性的系统提升,打开一条以英语语言为媒介的通识教育通道,让孩子可以兼顾专长与广博,而不是通过一个细分学科,一下就把孩子牵到某一个方向去。
而以某一个学科建立起的语言学习体系无论对于语言学习,还是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都不是理想的方案。正如孩子上学后,如果学校里的学科设置不齐全,孩子进步就会明显不足。中国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很多学校开设的学科要比内地二三线城市更广泛,孩子通识教育做得相对就好些;
而被奉为第一教育强国的英国更是从孩子5岁开始就开设英语、数学、科学、地理、历史、绘画、表演艺术、计算机、体育等全科课程,其广度远优于北京、上海。所以,一个8岁的孩子,如果是在英国,已经接受过四年的全科教育(含4岁预备校一年),在中国,则只接受过一年的全科教育。这样,英国的孩子明显会在语言、思维、心理成熟度上更胜一筹。
因此,优质的全科教育(不是全科应试教育)越早开展,对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对孩子知识结构的搭建,对孩子潜能的挖掘,对孩子心智的发展,兼顾对孩子“广博与精深“的培养上,就越有非凡的意义。
思迈国际化教育中的UKidSchool课程,旨在帮助孩子学好英语语言,见更广阔的世界,更美好的自己。